2025年9月10日,成都市新都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考察調研成都神農集團暨神農嘉道堂膳食館項目啟動儀式在神農藥枕文化博物館成功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促進傳統中醫文化與膳食文化的深度融合。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嘉賓的參與,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活動伊始,參會人員在神農藥枕文化傳承人郭妨的帶領下,實地參觀了神農藥枕文化博物館。通過郭妨的詳細講解,大家深入了解了神農藥枕的歷史文化、制作工藝及其在健康領域的應用。
神農藥枕是全國少有的榮獲國家部、省、市級優質產品稱號的保健品,并獲得國家星火計劃獎、全國優質保健產品金獎、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1993年德國紐倫堡新思維發明獎等多個國內外重量級獎項,產品品質享譽全國。在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成都神農集團得到國家各級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并親臨公司調研指導。如今,神農藥枕在第五代傳承人李方貴、郭妨的堅守下,轉變發展思路,升級制作工藝,著力打造非遺精品。
參觀結束后,到訪嘉賓在神農藥枕文化博物館多功能廳進行了座談交流。
成都神農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方貴首先介紹了神農嘉道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平臺發展現狀及產業規劃。
神農嘉道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平臺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神農藥枕、堯之齡素餐系列、神農嘉道1號餐、靈芝黑米糊、保健食品雙喜來牌人參多維膠囊(國食健字G20041290)等核心產品,布局并落地“一心兩館三基地”,已建立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中醫藥大健康生態產業群。2025年,隨著神農嘉選APP的落地,平臺正式啟動“1123”工程,通過推進實施“神農嘉道堂膳食館+健康生活館+中醫館”三館聯動全國連鎖市場營銷模式,打造“共創·共建·共富·共享”數字經濟生態圈。
隨后,神農嘉道堂膳食館創始人、新都區武協主席、中醫師、高級藥膳食療師黃德善詳細介紹了在國家藥食同源戰略下,神農嘉道堂膳食館項目的初衷與規劃。
神農嘉道堂膳食館項目的啟動,背后是三大精準邏輯:
精準挖潛傳承:把黃芪、茯苓等食材按經典配方融入日常飲食,讓中醫藥“看得見、吃得到”;
精準匹配需求:兼顧口感與養生,從“吃飽”轉向“吃健康”;
精準定位場景:上班族的快捷早餐、家庭餐桌、養生人群需求,實現“健康日常化”。
黃主席表示,將用五年的時間,把“神農嘉道堂中醫館+膳食館+健康生活館”開到每個社區,最終實現“千城萬店”——這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千城萬店合伙人”的共同事業。讓中醫藥產業帶動就業、惠及民生,這正是對國家“共享共富”號召的最好響應。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成都岐黃智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汶翰向大家介紹了岐黃智方AI中醫輔助診療系統。該系統從“賦能醫生、普惠大眾”出發,為中醫診療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創造全新市場與商業模式,促進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成都市楊升庵研究會秘書長、神農藥枕文化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張德全對博物館建設規劃及非遺旅游基地打造進行了介紹,強調了博物館在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和神農文化方面的重要使命。從張館長的介紹中我們得知:神農藥枕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郭妨的外祖父楊國軍世居新都區斑竹園街道升庵村,與明代狀元、三才子之首楊升庵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清流鎮柳泉村書記鄭維國和成都市營養與保健科技學會會長吳周平作為嘉賓代表,分別發表了講話。他們對成都神農集團在中醫藥大健康領域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并期待緊跟時代步伐,借力中醫藥發展東風,共享資源、共擔責任、共創價值。
老科協會長鄧學能(原成都市新都區政協副主席、二級巡視員)在講話中對神農集團的創新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老科協將繼續支持企業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在全體參會人員的見證下,神農嘉道堂膳食館創始人黃德善、成都市新都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榮譽會長鄒文水、成都神農集團董事長李方貴、神農嘉道堂中醫館主任醫師陳興權、副主任醫師駱國駿上臺為神農嘉道堂膳食館揭牌,神農嘉道堂膳食館項目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成都神農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繁榮發展貢獻了力量。